巴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9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2023-11-10 13:40 来源: 产业政策科

李雪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引领巴中工业发展的建议(190号)已交由我局办理,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市投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产业链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建议。

(一)关于建好原料基地。我市围绕“1+3”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聚焦巴山肉牛、南江黄羊、茶叶等特色产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工业发展建设原料基地。全市建成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1个(平昌县铁城村)、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通江银耳)、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恩阳芦笋、南江黄羊、平昌茶叶、通江银耳、通江青峪猪)。现有茶园面积57.27万亩、集中连片的酿酒高粱生产基地3万亩,发展订单蔬菜3.5万亩、建成巴城“菜篮子”蔬菜基地1万亩、养殖江口青鳙3200多亩、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稳定在800个以上,肉牛存栏43.08万头、出栏19.53万头,羊存栏79.82万只、出栏79.92万只。下一步,将围绕打造以“2+1”优势大品种产业为支撑的秦巴山区高效特色农业新样板,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立足市场需求空间,发展大品种、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全面提升我市特色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关于出台鼓励措施,培育种植养殖大户。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明确市级财政每年分别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肉牛、南江黄羊、茶产业发展,相关县(区)要按照市级财政资金实际到位额度2倍以上规模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下一步,将深入实施企业培育培优计划,寻找市场机遇招引一批、扶持现有企业做优一批、深挖本地潜力培育一批,提高国家级质量、壮大省级规模、培优市级存量,争创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6年,力争每个优势大品种产业至少有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每个产业重点村至少有1个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

(三)关于合理规划各县(区)工业产业发展方向。我市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全市产业规划整体布局,各县(区)坚持差异错位发展、构建“县域1+1”工业体系,重点支持巴州区发展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恩阳区发展食品加工和电子产业、南江县发展食品饮料和新材料产业、通江县发展食品饮料和清洁能源产业、平昌县发展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产业、巴中经开区发展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县域“1+1”工业营业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0%。同时,制定了《关于建立制造业县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各县(区)协同招商长效机制,错位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推动县(区)之间产业互补、良性竞争,提升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与县域工业“1+1”产业定位的匹配度。

(四)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研究制定招引项目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2022年以来,成功签约雅拉德荣百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等巴山肉牛全产业链项目81个,成功引进山东龙大投资11亿元建设100万头生猪屠宰及高端肉制品精深加工、通江县火炬镇3万头肉牛屠宰生产线、1000万只富硒兔屠宰及精深加工生产线、麦金地中央厨房等项目竣工投产。下一步,将围绕食品产业现状和特色优势资源,加强项目包装、突出高质量服务、推进产业链招商,不断加强开放合作,引水扩源做大总量,全力引进一批优质食品加工企业,全面建强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 

二、关于“规划引领、久久为功,一以贯之坚持产业发展方向不动摇”的建议。

我市明确了全市“1+3”、县(区)“1+1”产业定位,同步明确了“2个70%和1个90%”的要求,即70%的招引项目与“1+1”相关,70%必须进园区,90%第二年要开工,并长期坚持、严格考核。并围绕全市“1+3”,细分了七条产业链,分别成立了以市级领导为链长、相关县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链长制工作专班,按照“组建一个专班、形成一套推进机制、绘制一份作战计划、建立一个项目库和企业库、配套一批特殊支持政策、召开一次产业发展大会”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推进各产业链固链补链延链强链。接下来,将按照产业布局,严格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按照《巴中市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三、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建议。

(一)关于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立足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成立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暨优化营商环境暗访督查办公室,靶向监督,破解营商环境难点堵点。一方面对服务意识不强、中梗阻问题突出的部门单位进行震慑整治;另一方面对敢担当、善作为,积极维护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撑腰鼓劲。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不主动、不到位、不落实”各种问题表现,统筹市、县、乡三级监督力量,一盘棋集结联动,步调一致、同题共答,市、县共成立6个“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同步组建16个督查组,公布举报电话,公开受理信访举报,上下联动、同频同向,起底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惠企助企政策落地,对照部门权责事项,落实全面自查、政策清查、走访调查等措施,推动解决服务企业“文件打架”、事项审批“互为前置”、政务服务放责不放权等市场经营主体“头痛”问题。同时紧盯招企承诺不兑现、惠企政策不落实、助企行动不高效、涉企检查不规范、护企环境不公平等5方面问题,对涉及党员干部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快结。

(二)关于加强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诚信政府建设方面。一是开展政务失信治理。印发《巴中市政务诚信提升暨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政务诚信提升、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治理的10项工作任务,将“新官不理旧账”、政府部门拖欠企业账款、招商承诺事项兑现等情况作为专项行动清理重点,着力解决政府对企业各类失信问题。1-7月,清理2016年以来以市政府或市政府组成部门名义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9个,涉及政府承诺事项42项,已兑现32项,达到兑现条件的已全部兑现。二是归集政务信用信息。按照《关于切实做好政府部门和公务员政务信息归集的通知》要求,依托信用平台系统常态化归集政务信用信息。截至目前,市信用平台归集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数据1.1亿条。三是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巴中市公务员诚信手册》,从知信、重信、守信、用信等方面加强公务员诚信建设,推动公务员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在公务员录用、调任考察过程中应当查询社会信用记录”“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不得录用、调任为公务员”等要求,切实把紧公务员入口关。四是加大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保障中小企业账款及时支付。印发《巴中市2023年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逾期未支付强制披露制度,提升政府债务透明度。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一是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全面落实清单管理制度,每年定期更新市县(区)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逐项明确市县(区)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责任事项。二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组建合法性审核业务专班,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法律顾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法律顾问充分履职,切实避免合法性审查走形式。三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出台《巴中市深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五大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实现机构和职能整合,统一执法力量。全面推行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专项督查,持续深入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切实防止“一刀切”执法,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四是加强法治政府监督考核。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执法检查和案件评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任务落地落实。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联动服务和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工业企业行政审批效率。二是深化落实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挂联、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国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关心支持!



巴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