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巴中市白酒及饮料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2022-2026年)
(征求意见稿)

来源:企业科阅读:发布时间:2022-05-18 16:44字体【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白酒及饮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白酒及饮料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我市白酒及饮料产业链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推“1+3”主导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历次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积极抢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实施布局优化、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品牌提升、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开放合作、绿色安全八大行动为着力点,加快构建质量安全、绿色生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白酒及饮料产业链,助推“1+3”主导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巴中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贡献白酒及饮料产业力量。

二、主要目标

2026年,全市白酒及饮料产业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绿色环保、带动力强的白酒及饮料产业链,打造川东北领先、全省知名、全国重要的白酒及饮料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大提升。力争全市白酒及饮料产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白酒、精制茶、包装饮用水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努力培育平昌、通江、南江三大50亿级特色园区,力争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户,培育营收超10亿元企业25亿元企业51亿元企业105千万元企业20户。

——质量效益大提升。力争全市白酒及饮料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5亿元,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白酒及饮料企业达到10户;新增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产业研发经费支出稳步提升,智能制造加速推进;力争培育销售收入1000万元产品10个,打造一批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品牌。

——发展环境大提升。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政府效能显著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全面构建。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保障,生产服务配套和产业公共配套体系更加完善。对外开放通道更加畅通,交流合作机制体制日臻完善,国际国内市场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布局优化行动。加快优化县区产业布局,支持巴州区加快发展白酒基酒,配套白酒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恩阳区重点发展乳饮料、豆制品等食品饮料精深加工,打造绿色食品供给地;支持南江县大力开发核桃、富硒茶、山泉水等饮品和高端产品,打造富硒有机绿色食品供给基地;支持通江县重点发展茶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绿色食品供给地支持平昌县重点发展白酒制造业,建立区域性优质白酒基地、川酒新地标,巩固发展精制茶生产加工。立足园区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在全市重点打造2-3个以白酒及饮料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平昌金宝食品饮料产业园区重点培育白酒产业,打造全市白酒聚集发展区,争创四川省优质白酒星级园区;抢抓《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政策机遇,引导南江东榆工业园区和春在农产品加工区分别加大包装饮用水产业和精制茶产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聚集水平。(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列首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建立白酒及饮料重点企业培育名单,选择10-20家综合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重点扶持,完善一企一策个性化培育机制。支持江口醇、小角楼、好彩头食品等本地企业,加强与五粮液、沱牌舍得、新希望、王老吉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支持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区域或细分领域竞争力的企业。鼓励国有资本加大白酒及饮料产业布局力度,支持国有企业以混改、股权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打造白酒及饮料区域支柱型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夯实产业递进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加快用好用活本地企业云服务等平台,积极搭建以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展览展示为主的生产服务平台和以招商服务、政策服务、业务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创新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产业效能。(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金融工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三)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围绕白酒及饮料产业链,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不同形态的协同创新组织,力争创建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工业发展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全生产线的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重点推进白酒及饮料专用原料选育、窖池窖泥养护培养、茶饮料风味特征固化提升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实施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或示范线。加强产品创新,探索开发一批面向不同细分市场和不同销售渠道的精深加工新产品,白酒行业重点加强优质原酒供应,持续推进江口醇、小角楼等品牌瓶装白酒发展,积极研发低度化、定制化等创新产品;推动茶叶全值利用,加强茶汤饮料、混合茶饮料、茶浓缩液等产品研发;包装饮用水行业重点发展瓶装、桶装饮用水,积极开发一次性桶装水、袋装水、生态水等产品;加快推进高浓度果蔬汁、乳酸菌饮料等植物基饮料产品开发。积极推进产品包装形式创新,提升产品的文化感、艺术感和时尚感,激发白酒及饮料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强政府、企业、协会三方联动,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探索打造巴中白酒产区,适时争取中国酒业协会授予巴中中国特色美酒产区称号,持续推进巴中云顶茶叶区域品牌建设,在包装饮用水等领域布局创建1-2个区域品牌。着力推动原酒品牌化发展,鼓励支持江口醇、小角楼、全丰等加大品牌塑造力度,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的大单品。不断加强品牌市场推广,用足用好巴中生态优势的广泛市场认知基础,极力营造好山好水出好酒好饮料等连锁品质认知,打响川酒十朵小金花金字招牌,制定巴中白酒及饮料产业链招商引资相关画册、宣传片等。探索开展产业专项推广活动,根据产业匹配度在目标地区举办巴中白酒及饮料专场推介会,扩大巴中品牌知名度,吸引战略合作伙伴。以巴中白酒及饮料整体形象统一组织参加全国糖酒会、川酒全国行、四川国际茶博会等省内外各类推介活动。加强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五)实施融合发展行动。融入乡村振兴,逐步推进优质高粱、水稻、茶叶、果蔬、中药材等原料生产专用化和规模化,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原料基地,积极参加省级酿酒专用粮示范基地等评选认定。支持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稳定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构建生态型产业联盟。引导企业运用先进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改造现有生产装备,支持在白酒、精制茶、包装饮用水等重点行业,探索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形态。融入文旅发展,深挖巴中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主题文化,指导相关企业开发一批涉及巴中白酒、饮料文化的旅游商品。规划打造集白酒酿造或茶叶生产、主题旅游、主题农业三产联动的酒庄”“茶庄等。结合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梳理旅游资源要素,统筹推出白酒+旅游”“茶园+旅游等精品线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六)实施招商引资行动。坚持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短板和缺失环节,组建白酒及饮料产业链招商工作推进专班,力争产业招商实现重大突破。加快编制重点企业招商引资图谱,定期对外发布巴中白酒及饮料产业链机会清单。加强行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根据龙头企业关联行业特点,明晰各产业上下游关系,重点瞄准产业链全球领军企业、三类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及上市公司,力争招引1-2家大型龙头企业。坚持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加大符合生态环境需求和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在巴中投资建厂,重点瞄准十朵小金花原酒二十强、二三线区域品牌企业以及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白酒及饮料企业,力争招引5-10家中小企业。加强专业招商服务企业对接力度,选取1-2家国内知名的招商服务企业,提升产业链关联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整合能力。创新招商活动形式,完善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和异地商会功能,创新基金招商、资本招商、孵化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广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产业链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次以上,每年至少落户1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七)实施开放合作行动。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抢抓一带一路等机遇,持续推进江口醇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在白酒上的合作,探索与日韩新、中亚、西亚等国家(地区)在白酒及饮料产业上的合作路径。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国省战略,推动巴中与河南、江苏、广东、贵州等白酒及饮料产业各层级的交流合作。探索按照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协作模式,以产业互融、园区共建、展会共办等为抓手,深化区域产业协同,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承接成都、重庆等地食品饮料产业转移。在巴中-金华东西部协作中进一步加大白酒及饮料产业合作力度,利用巴中丰富的白酒及饮料产品和东部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强生产端和需求端的有效对接。推进川东北经济区白酒及饮料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合作交流机制,共同在生态环境保护、白酒产区建设、产业融合互补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形成白酒及饮料产业错位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外事和港澳事务办,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八)实施绿色安全行动。加快推进白酒及饮料产业链碳达峰”“碳中和,引导企业使用高效节能生产设备,大力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组织开展白酒、精制茶、包装饮用水等行业清洁生产行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建立酒糟-有机肥-酿酒专用粮-酒糟的循环发展模式,提高副产物转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对白酒及饮料产业链散、乱、污整治力度,坚决淘汰一批环保治理不达标的企业。加强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鼓励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导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确保白酒及饮料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市场联合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白酒、饮料质量安全监管,重点整治滥用添加剂、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虚假生产的小灶酒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机制保障。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全市白酒及饮料产业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健全白酒及饮料产业链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两级调度机制,链长每季度调度一次,产业链办公室每月调度一次,全程跟进、统筹协调产业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园区建设、项目落地等重大问题及跨县(区)、部门的重大事项;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年度目标计划,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加强政策引领,围绕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产业链成员单位)

(二)强化人才保障。加强白酒及饮料产业链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紧扣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发展需求,加快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每年定期编制发布1次白酒及饮料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目录。加大拔尖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在全国遴选酿酒原料、白酒酿造、产业经济、品牌营销等方面专家,研究组建巴中市白酒及饮料产业链专家智囊库,加强对产业链发展的智力支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县职教学校开设白酒及饮料相关专业。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围绕白酒及饮料产业链发展,有序推进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专业人才的培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并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三)强化要素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化资金、技术、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完成新一轮园区规划调整,强力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置换行动,为战略性项目落地预留和腾挪空间。协调推进项目立项报批、环评等工作,落实直购电等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严格执行支持产业相关奖补政策,对品牌推广费用超过100万元/年的企业给予不高于20%、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年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1亿元、5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的奖励扶持资金,原则上由受益财政部门全额支付,单个企业每年奖补资金不超过上年度对地方财政贡献的50%,总额不超过300万元。(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四)强化环境保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产业链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行项目审批直通车服务机制,强化园区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推行产业助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从政策指导到项目审批的全过程服务。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果,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等。积极加强对上政策争取,力争推动生态环境厅参照支持成都、德阳、泸州、宜宾的模式将白酒生态环境评估权限下放至巴中市等。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按规定加大优秀企业家表扬力度。加大对白酒及饮料产业链发展宣传力度,总结提炼经验,推介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商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管委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