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弘扬巴文化· 助推大发展

访谈时间:2022年2月17日20:30

访谈嘉宾:

访谈简介:主持人 : 去年9月29日举行的巴中市第22期《市长访谈》节目中,高市长围绕“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赢得了大量网友关注并留言,其中有文艺爱好者留言称,巴城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夜间关闭,下班后无专业场地进行文艺活动,希望能够引入延时服务。(20:38) 高鹏凌 :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常说一句话“市民有诉求,政府见行动”。这位文艺爱好者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击中了我们公共服务中的痛点。政府非常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更好地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全时间段服务群众。今后,我们还要在夜间点亮更多的公共文化主阵地,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体现城市温度。(20:41) 主持人 : 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巴文化在很多人眼里古老而又神秘,很多人对于巴文化了解也不多,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20:42) 主持人 : 我们的短片刚一播完,就有一位叫“雪容融”的网友在互动平台留言说:看了巴文化的介绍短片,有很多问题还是不太明白,想详细了解巴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雪容融”网友的这个问题非常的专业,接下来我们有请今天的特邀嘉宾、研究巴文化的资深专家,来自四川大学的彭邦本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20:43) 彭邦本 : 简单讲,巴文化就是巴地自古发生发展延续至今的文化,这就是简明的内涵。至于其外延,至少可以分为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精神哲理三个层面,可谓丰富多样。从幅员和地域看,巴文化的主要范围,至少其核心区域,就是四川盆地的东部,包括重庆。但从历史上看,还应该包括整个泛巴地区。历史上的“巴”,至少在先秦时候的范围,在《华阳国志》的《巴志》中有明确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东至鱼复,所谓鱼复就是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即夔门或瞿塘峡所在地,这里是巴国东部的疆界。西至僰道,僰道就是今天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也就是西边的疆界到了川南宜宾一带。北接汉中,亦即巴国疆域北边到了今天陕南汉中地区和安康地区,其实可能还包括了鄂西即湖北省西部地区。南极黔涪,是说南边到了今天贵州省的北部,包括遵义一带,这里顺便说一句,遵义这一带是清朝雍正年间才从四川分出去的,所以那一带至今都自称老四川。因此,先秦巴国的地盘以川东地区为核心,包括陕南、鄂西、湘西、黔北等地,这一片辽阔的区域历史上都是巴文化区域,这就是它的地域范围。 至于时间,可以有两个维度。第一是先秦时期巴国的文化;第二由于巴国被秦兼并以后,巴人作为一个地域族群在广大巴地仍然长期延续,巴文化还在长期延续,所以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巴文化应该是指广义的巴文化,就是从古到今巴地或者泛巴之地的地域文化。(20:47) 主持人 : 彭教授刚才提到,泛巴区域的文化都是巴文化,这片土地上巴人精神代代传承,请问高市长,巴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怎样的表现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呢?(20:49) 高鹏凌 : 刚才听了彭教授的介绍,对巴文化的演变过程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前,在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我们也积极支持对巴文化进行深层探索和研究。根据本地学者研究,巴文化发展到现在,按其传承演变,可大致分为6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古巴人时期。武王伐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巴人随周武王讨伐殷商,骁勇善战、锐不可当,加之巴人“忠勇擅舞”“既战且舞”,以跳舞的方式威慑对方,令殷人倒戈,一场牧野之战大获全胜,为击败殷商立下大功。古巴国鼎盛时期包含今重庆全境、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等地,公元前6世纪中期,一度成为西南地区可与楚国比肩的强国,社会生产力和民族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尤以“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名留青史。 第二个阶段是封建时期。自公元前316年古巴国被秦所灭后,巴文化正式融入并成为华夏文化大家庭一员,泛巴区域也正式步入封建时代。这期间,泛巴区域文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秦末,汉高祖刘邦被分封在巴蜀汉中地区,以巴蜀之地为根基,开创了400年大汉王朝伟业。我们这里也产生了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地点就在南江县韩溪河,现在韩溪河边的古道上仍立有“不是韩溪一夜涨,哪有刘朝四百年”的石碑。在宋末抗蒙中,巴人在位于通江县永安镇的得汉城坚守24年,抵抗蒙古铁蹄的进攻,与合川钓鱼城等合称川中“抗蒙八柱”等等,集中体现了巴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2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12月入川,建立起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起以巴中为中心,覆盖川陕两省23县1市(巴中特别市)的苏维埃政权,总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广大巴山儿女坚信跟着红军才有未来,坚持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床棉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为“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训词的孕育诞生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巴文化也在与红军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升华。 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巴中因客观条件限制,发展较为缓慢。而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巴中人民将身上那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发扬到极致,通过艰辛努力,创造了各种奇迹。建地设市初期,巴中全市上下投入唐巴路建设大潮,拉开第一轮交通大会战序幕,巴中境内60多公里的唐巴路,5万多人投入建设,依靠钢钎二锤、肩挑背磨,奋战600多个日夜,成功打通巴中连通成都的公路大动脉!之后数年,接连啃下江北新区、成巴高速公路、广元—巴中铁路开工等“硬骨头”,完成了诸多从无到有的大事难事,创造了巴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拼搏精神,获得了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的亲笔批示。 第五个阶段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这一时期是巴中大发展的时期。坚持以开发扶贫、脱贫攻坚为统揽,接续实施第二轮、第三轮交通大会战,6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恩阳机场陆续建成投运,汉巴南高铁开工建设;兴文新区、恩阳新区拔地而起;红鱼洞、黄石盘、江家口水库全面动工;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车愿景成真;49.9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一举甩掉困扰巴山儿女千年的绝对贫困帽子。创造的《借羊还羊》《1+N巾帼脱贫》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巴文化在这个时期,集中体现为“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 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时,我们再次从历史中追溯文化基因,从优秀传统文化——巴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去年11月,巴中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明确了“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的总体思路,奋力推动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段时间,我们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巴中城市精神表述语、城市形象及旅游宣传语和市树市花名称征集公告》,超90万市民投票,最终选定“巴山水青冈”为巴中市树、“杜鹃(映山红)”“兰花(巴山春剑)”为巴中双市花,“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巴山水青冈”笔直挺拔,象征坚韧不拔;火红的“杜鹃”意为红军之花,象征革命精神;“兰花”质朴文静、淡雅高洁,象征默默拼搏、无私奉献。这充分体现了巴中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代表了巴中人民崇敬什么、喜欢什么、向往什么,彰显了巴中人民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在90年的沧桑岁月中,不仅没有被遗忘,而且历久弥新、熠熠生辉,被巴中人民融入血脉、世代赓续,既是川陕苏区精神,也是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可以说,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成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成为新时代巴文化的鲜明特征,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巴文化的莫大幸运,更是巴中人民的无上荣光!我很喜欢“忠勇信义”的古巴人精神,巴文化是巴中后发赶超的一个重要力量源泉! 鲜血浇筑丰碑,苦难铸就辉煌。按照巴中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我们将加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历史挖掘,推动川陕苏区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快把巴中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标杆。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推进巴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运用巴文化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做智勇坚定的追随者、排难创新的攻坚者、团结奋斗的开拓者、不胜不休的逐梦者,奋力书写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新篇章,让老区强市富民梦想早日成真!(20:56) 主持人 : 我们都知道,湖北有巴东、重庆有巴南、南充阆中是巴西,从地名上看我们是巴中。请问彭教授,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巴中就是巴文化的中心呢?(20:57) 彭邦本 : 前面我已经提到了,从巴文化地域的角度讲,巴地西边以涪江流域为界与蜀地相邻,北边到了陕南地区,东边到了三峡地区,南边到了鄂渝黔交界地带,包括遵义等贵州省北部。在这片地跨数省市的辽阔地域内,巴中所在的嘉陵江流域、渠江流域恰好位于这个广阔区域的腹心地带、中心地带,即巴中实际上是属于巴地和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是第一点。 其次,巴国和巴地的地域在历史上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东周以后,楚国强大起来以后就把巴国逼进了四川盆地;到了战国时代,楚文化进一步西进,根据《华阳国志》记载:“江州以东,其人半楚”。江州就是今天的重庆,“江州以东,其人半楚”就是说当时重庆主城区以东的地方包括长江三峡,居民中一半都是楚人,也就是说楚国大量移民过来了。而从达州沿着渠江和嘉陵江往上走,特别是其中游以上,就很难看到楚文化的遗存了,也就是说这一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巴族和巴文化,而这个时候楚国的力量已经进入长江三峡,巴国的地盘进一步缩小,尽管如此,巴中仍然在巴文化的腹心地区、巴文化的中心区域。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文献明确记载,东汉末年刘璋把巴分成了三巴,即巴郡、永宁郡、固陵郡。那么巴郡是哪里呢?巴郡就是今天阆中、巴中这一带。永宁郡是哪里呢?就是江州即今天重庆这一带。固陵郡在哪里呢?固陵郡就再往东走,长江三峡那边,后来就叫巴东郡。过了几年以后就把巴中、阆中这边改成了巴西郡,然后把重庆这一带改成了巴郡,最后就是忠县、云阳那边叫做巴东郡。为什么刘璋当时把巴一分为三变成三巴的时候,要把阆中、巴中这一代叫做巴郡?就是因为这一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巴文化。(21:02) 高鹏凌 : 如教授所讲,我们巴中这一带原来保留了更纯粹的巴文化,而重庆那边受到了更多的楚文化的影响。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呢?(21:03) 彭邦本 : 是的,高市长说得很正确。这当然不是它的缺点,从某种意义讲是它的优点,它成了一种多元文化荟萃,对于它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要寻找巴文化的中心,要追溯原汁原味的巴文化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渠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到了中古的时候,我们这个地方叫巴州,很明显这里一直都是巴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才叫巴,对不对?后来巴州这个地名就一直延续下去。正是因为这个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巴族、巴人和巴文化,所以他才会命名为巴州。到了民国初年,又把它改名为巴中,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古以来,无论巴的地域如何变化,巴中一带都是巴文化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问题我在秦巴大讲堂第一期开讲时就讲得很清楚了。我至今坚持这个看法,因为我在持续地进行研究,所获成果都不断地在印证我的观点。我认为巴人的风格、巴人的精神很好,很有特色,我总结起来就是“忠勇信义、豪放包容”。我到了巴中,很喜欢这个地方,喜欢巴中人的这种朴实坚毅、勤劳智慧的性格,这也是我们巴人精神的传承。(21:06) 主持人 : 我们巴中作为巴文化的中心区域,有着丰富的巴文化资源,既有静态的遗址遗迹,又有活态的表现形式。下面有请秦主席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21:07) 秦渊 : 今天现存的民族文化,都是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发展、完善、传承和转化的结果,巴文化也是一样。 巴中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首先是巴文化的物质资源禀赋优越。有擂鼓寨、月亮岩、阳八台等古遗址172处,魁星楼、凌云塔、禹王宫等古建筑282处,南龛、北龛、西龛、水宁寺等石窟寺及石刻344处,米仓古道、荔枝古道等贯穿巴中全境,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7个。 其次是巴文化在巴中的活态传承,保留了很多巴人生活印记。主要体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非物质文化资源共有16个大类169个子项,分别为民间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体育与竞技。除了国家级非遗《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巴中还有《十里坪》《正月十六登高节》《川剧玩友》《爨(cuàn)坛戏》《叶雕》《蜀绣》等非遗项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示了巴中人的生活风貌,烙印下巴中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足迹。另外,我市先后公布了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个,46个项目纳入市级名录,852个项目纳入区县级名录。 在巴中,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跟“巴”有关。比如,在语言上,聚居的地方叫巴河、巴江、巴水河,巴山、巴渠;历史上对巴山、巴地的人叫巴人,把巴人中的女人叫巴女,对办事认真的人叫巴心巴肠,把安逸舒服叫巴适,把求之不得叫巴拦不得、巴望不得,还有一批生于山野的中药叫巴岩香,巴岩姜、巴戟天、巴豆、巴茅,有一种植物叫巴柳或巴江柳;还有,把一种粗大的蛇叫巴蛇,恩阳的鳌溪河就有巴蛇洞、平昌镇龙关还有斩巴蛇封官的蒲道官墓,川东北还流行一种地方川剧《斩巴蛇》。巴中还有一些小地名也含有“巴”,如平昌的一个乡镇叫泻巴、有个巴灵寨(台),通江有个蛮巴寺等。 在风俗上,人们正月十六登高,采摘柏树丫枝插在头上,祈福消灾;巴人聪明勤劳,传承了豆瓣、豆腐干、腊肉、鱼辣子、提糖麻饼等传统美食制作工艺,至今仍是老百姓家中生活必备品,因为特色味美,已成为来巴游客的“打卡”美食。这些巴风巴俗、巴食、巴语既丰富多彩又鲜活生动,集中体现了巴中人的勤劳和智慧,烙印下巴人在历史进程中的生活足迹。(21:12) 主持人 : 网友“冰墩墩”留言说:我是在外工作的巴中人,我想了解下巴中近年来是如何抓巴文化的保护工作呢?成效怎么样?这个问题我们请高市长为这位网友介绍下。(21:14) 高鹏凌 : 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巴文化虽是区域性文化,却是我们巴人的精神根脉。而记载着历史、镌刻着记忆的文物资源就是我们探寻巴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好这些“活化石”和活态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巴中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们围绕保护巴文化资源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我们立足长远,从制度设计、机构人员保障等方面统筹考量,相继成立了市文物局、巴文化研究院、南龛石窟研究院,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这样,也就有了集聚巴文化研究型人才的平台,确保巴文化保护研究事业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做事。近年来,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巴文化研究成果,如《巴文化普及读本》《巴中与巴文化》《险行米仓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川陕苏区宣传工作研究》等,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推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我们基本摸清了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保存、保护情况。近年来,通过几次专项普查,逐步完善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了保护标志牌,公示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主体,全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推动各类保护措施实打实落地。“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余元,实施了得汉城遗址、小宁城遗址、巴灵台遗址、巴中石窟、恩阳古镇、白衣古镇、毛浴古镇、通江红军城、王坪红色文化遗址群落等保护利用等项目4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巴文化资源保护、保存水平。 第三,大力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工作。比如,我们有丰富的石刻文化资源,巴中现存石窟223处,其中国保单位4处7点、省保18处,为中国南北石窟造像的转折点,是研究佛教史、艺术史、建筑史的宝贵资料。有红军石刻标语167处354幅,其中国保1处63点203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的缩影,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其中,全国最大的“平分土地”四字石刻标语,字幅高8.75米、宽52.5米,字幅面积达459.38平方米。同时还有明清时期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石刻墓碑、题记多达2000余处,因此巴中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石刻艺术之乡”。为此,2019年,我们专门出台了全省首部石窟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在石窟本体安全、历史风貌保护、文物保护设施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以法制的刚性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21:20) 主持人 : 穿越历史的烟云,巴文化依然熠熠生辉,高市长刚刚的介绍中,能看出我们政府在抓巴文化保护上是投入了大量心血的。我想问一下,巴中是如何利用巴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呢?(21:22) 高鹏凌 : 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是秉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重点是办好“一节两会”。我简单介绍一下。 “一节”就是巴人文化艺术节。大家知道,节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巴中市委市政府自2002年开始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2004年第三届举办完以后间断过一段时间,2016年恢复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我们举办每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都有着四个方面的共性特征。首先是参与范围广,我们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决不是自娱自乐,而是重在搭建平台,让泛巴区域的兄弟城市和省内外友好城市前来共话文化、共襄盛举、共谋发展,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文旅行业的知名企业、大腕精英、业界代表出席,可谓群英荟萃、商贾云集。第二个是举办规格高,每届艺术节均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后,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我们巴中市委市政府一起承办,都邀请了国家部委、省领导和诸多省级部门莅临指导,同时也邀请了各级各类媒体参与,艺术节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三个是展演方式活,我们既设置了主会场,又在部分县区设分会场,既设现场观看平台,又有线上全媒体直播;活动形式上也丰富多彩,既有民俗歌舞,摄影、书法等文创作品展览,也有文创商品大赛、巴文化学术讲座、专题访谈等等。历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我们共开展文艺演出70余场次,线上线下观看300万余人次;举办文创展40余场次,参展文旅企业300余家次,展出文创产品1.8万余件次。第四个是经济带动强,粗略统计,巴人文化艺术节期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文创产品金额近1亿元,带动综合经济效益就更大,有效拉动了文旅消费。现在,巴人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泛巴区域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从巴中一地的文化“节日”成长为泛巴区域的文化“品牌”,在推动整个泛巴区域巴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会”就是文旅康养产业投资推介会和巴商发展大会。我们聚焦巴人文化艺术节吸引来的知名文旅企业、业界精英和庞大的人流量,充分展示巴中得天独厚的文旅康养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也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把有投资意愿的优质企业吸引来、留下来,合作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2020年的文旅康养产业推介会上,我们吸引了120余家企业参会,成功签约投资项目94个、签约投资额达147.37亿元。另外,我们以共同的文化和血脉基因为链接,每两年召开一次巴商发展大会,为10万在外巴商搭建联络沟通的平台,也让在外成功人士有了建功家乡、回报桑梓的机会。2019年的巴商发展大会,20余名巴商现场募捐2180万元;16个异地巴中商会认购8600万元扶贫产品;现场签约华兴现代康养旅游综合开发等7个项目,投资总额93亿元,这既是10万巴商抢滩市场、做大事业的睿智之举,也是基于同一优秀文化而对故乡的慷慨回馈。通过巴文化搭台,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21:28) 主持人 : 巴文化资源厚重,巴文化力量强大。我想请问下秦主席,巴中在挖掘巴文化资源开展文艺创作方面,都有哪些精品力作呢?(21:30) 秦渊 :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繁荣巴文化事业,我们认为巴中虽属经济后发地区,但我们的文化发展不能滞后,文化发展水平上去了,也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这方面,巴中算是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十三五”期间,我们的文创成果特别丰硕。比如:创排大型综艺剧目《下里巴人》《巴山恋歌》《巴山夜雨》《巴河春秋》和川剧《挂印知县》、曲艺剧《望红台》《周永开》、话剧《滴灌》等艺术作品;编辑出版《巴中山水志》《巴中风尚志》等系列丛书。《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四川扬琴《守望》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话剧《滴灌》、歌曲《追梦》获得四川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扬琴《蜀道》《黄荆树》、表演唱《哈哈响》等获得四川群星奖。巴州区被中国曲协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20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设立了戏剧、曲艺等13个类别奖项,《大国扶贫》《巫山之恋》等33部反映泛巴区域题材的原创文艺作品获颁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优秀文艺作品。为推动巴中由巴文化高原向巴文化高峰进军,去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巴中市“六个一”文艺精品奖励办法(试行)》,最高奖励300万元,这必将极大激发创作热情,催生更多传世精品。(21:35) 主持人 : 请问高市长,在文化产业上,我们是如何利用巴文化来推动文旅融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呢?(21:36) 高鹏凌 : 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我市持续打响“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多方位、各领域、全链条深度融合,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为巴中凝炼了文化Logo。Logo是巴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我们本土专家和高等院校以及彭教授这样的知名学者合作,通过甄别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历史典故和文化遗迹,提炼了诸多文化Logo,如巴人脸谱、巴渝舞、巴人射虎、秦巴会盟、板楯(dùn)勇士、将军蔓子、米仓神兵、巴人飞天、巴山白虎等,这些Logo全面提高了巴文化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第二个方面,我们为景区充实了文化内涵。我们深度挖掘米仓古道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巴山背二歌、巴山茅山歌、爨(cuàn)坛戏等民间民俗文化,在景区全面植入文化元素,推动景区由自然风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转变。比如,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充分挖掘古道文化、巴人文化,将巴山背二歌、巴山婚俗等民俗文化搬上大众舞台,打造全国首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实现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 第三个方面,我们为城镇厚植了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以巴文化展示为核心的城市旅游,加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整治,修缮回风亭、凌云塔、魁星楼,重建飞霞阁等巴文化地标景观,提升打造草坝街、麻柳湾、祠堂街三条巴城特色街区,整体提升南龛、北龛、西龛、水宁寺摩崖造像等石刻文化集中展示区,原貌保护恩阳古镇、毛浴古镇、白衣古镇等巴文化特色古镇,让外来游客在一砖一瓦、一墙一景中窥见巴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四个方面,我们为民宿添加了文化韵味。我们以青砖、灰瓦、石板路、篱笆墙等川东北民居元素为主,融入农耕文化,持续推进“巴山民宿”培育。截至目前,已授牌39家,涌现了张家院子、花间堂民宿、留萤小筑等一批网红IP。在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上,巴山民宿区域公共品牌作为全国唯一乡村民宿行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第五个方面,我们为“巴中产”“巴中造”打上了文化烙印。近年来,我们开发了“叶脉上看巴中”“独占魁首”笔记本、魁酒、花椒胸针、花椒香囊、银耳文化杯等特色旅游商品18件(套);加强了对巴河风干鱼、恩阳十大碗、巴中枣林鱼等美食制作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通过文旅商品进商业休闲街区、大型超市、旅游景区等8类购物场所的方式,畅通了销售渠道;持续举办“泛巴区域文旅创意产品交易大会暨‘巴中有礼’文创展”,累计参展商品300类5000余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六个方面,我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我们以文化惠民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下乡工程,推动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我们派出多支文化惠民小分队,发放文化图书、画册,巡演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如:小品《金榜题名》、四川清音《竹颂》、四川扬琴《雪梅雪梅》等,让群众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中感受到巴文化的深厚魅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普及,有力助推了乡村文化振兴。(21:44) 主持人 : 网友“我们一起向未来”给秦主席留言说,秦主席,您是我们巴中本土文化学者、知名文化人士,是我们文艺战线的杰出代表,我们非常期待您有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请问您下一步还有什么关于巴文化的创作计划?(21:46) 秦渊 : 谢谢这位网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关于巴文化元素的文艺创作,我想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一部长篇小说、一幅画、一台戏、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故事”这“六个一”工程上着力,我将与全市艺术家一起努力,力求突破。二是围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在推进文旅演绎产品上着力,为光雾山诺水河核心景区的常态化演出作作品储备;三是在推动巴中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上着力,挖掘红军故事、弘扬红军精神,推出新的红色剧目,积极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建设贡献力量。(22:00) 主持人 : 目前,巴文化对比巴渝文化、巴蜀文化还存在辨识度、影响力不够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来深化巴文化的辨识度、提升影响力呢?我们请彭教授给我们支支招。(22:02) 彭邦本 : 巴中属于巴文化的中心或者说是中心区之一。巴中要发展巴文化,打造巴文化中心,是名正言顺的。好好干就一定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是只停留在喊口号、搞形式的话,时间长了就会被排除在巴文化中心区外面。 文化传承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文化是什么?文化和本能不一样,比如说娃娃一生下来就会吃奶,这不是文化、是本能,但是娃娃要学会说话、学会写字,这就是文化。也就是说,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传承、才能掌握,文化一定是后天习得的。这就说明我们作为巴地的人、作为巴人的后裔,在传承文化的时候,是有历史使命的、是有责任的。 建议的话,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基础层面的工作要做,这就是要对巴文化进行一个系统的、基本的梳理。我们要系统盘点家底,无论物质和精神层面,巴文化究竟包括哪些东西?要把它的基本资源挖掘梳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这是第一位基础层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切忌有吹糠见米的短视的行为。 第二层,做了系统的梳理以后,还要安排不同的媒体把它记录下来,有些要用影像方式记录,有些用文字方式记录,做到有案可稽。然后在这个基础工程之上进行研究,把巴文化资源的要点、重点、亮点提炼出来。要点贵在齐备,重点则是其核心,就是我们着重要完成哪些任务、重点要做哪些事情、在传承当中重点要做的是什么的核心支撑。还有一个是把亮点梳理提炼出来,亮点就是巴文化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最具有优势的、最具有特点的东西,这些亮点就会成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资本都是嗅觉灵敏的,它一闻到好气味、好东西,它自己就来了。所以这个工作要做。资源梳理提炼的上述工作做好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做好文创方面的工作。除了资源当中的亮点是可以直接成为经济增长点外,大多数是要通过创意来实现资源向资本甚至资金的转化和转换,通过创意设计把它变成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可落地的方案,最终实现产业化。 第三层,资源梳理、文化创意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顺理成章地获得一个新的地位,就是打造巴文化中心,把巴中真正建设成为泛巴地区巴文化的中心。现在把巴文化艺术节、巴文化论坛、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和“六个一”文艺精品工程办好,实际上就是在具体打造这个中心。同时,要将巴文化间接甚至直接转化成生产力,至少可以渗透到、融合到生产力、生产关系中去。在物质技术层面,我们巴地的名小吃、名土特产就可以打造为产品,成为产品就融入了生产力,成为当地的特色经济。比如,巴文化当中最有名的酒叫巴香清,这是老祖宗已经给予的一个金字招牌,巴中能不能够做出和金字招牌相应的产品出来,就考验我们的手艺了。做出来以后就成了生产力,肯定能卖好价钱。按照经济学的原理,价值规律的基本规则就是好东西卖好价钱,关键就是产出好东西,赢得好名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总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资源的支撑,但很多资源都是一次性的,往往在数量上也有一定限度,用完了就没有了,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文化的资源则有所不同,生生不息,只要我们会用,越用越丰富,越用越精彩,而且照样可以产生很高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巴文化正是传统巴地尤其是巴中无比宝贵而独特的资源,蕴涵极为丰富的优秀遗产,可谓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梳理好这些珍贵优秀的遗产,对于我们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深刻意义和直接作用。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巴中的明天一定更美好。(22:13) 主持人 : 互动平台上,“巴山夜雨”等网友非常关心用文化推动发展的问题。去年,市委也提出了“以文兴城、以游兴城”的发展思路。请问高市长,巴中下一步在弘扬巴文化、助推巴中大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呢?(22:15) 高鹏凌 : 刚才听彭教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把巴中打造成巴文化的中心,我想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现在巴中人的一个历史使命,下来以后我们将认真研究,争取让这个重大命题成为一个社会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鲜明指出了文化工作的前进方向。我们要全力推动这些文物走出博物馆、陈列馆,发挥它沁润人心、涵养品性的时代价值,尤其是要以文化为针,穿起旅游的线,最终实现文旅产业乃至整个巴中的高质量发展。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围绕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确定巴中为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明确提出将巴中建成成渝地区北向重要交通枢纽。这为我们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打开成渝两地文旅市场大门提供了坚实支撑。我们将深入实施巴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和区域文化旅游联盟格局,借助区域文化旅游联盟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联动优势,推动巴中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突破发展。 第二,抓实几件标志性大事。一是加快编制《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今年上半年将出台,进一步把全市文旅事业发展蓝图绘好。二是为文旅新区全面植入巴文化元素,挖掘以截贤岭、韩溪河、牟阳古城、巴峪关等为代表的古道文化,加快把文旅新区打造成全市文旅经济和绿色新兴增长极。三是进一步擦亮“巴文化中心”名片,修缮巴中博物馆,将巴文化主题广场—南池广场塑造成城区集中展示巴文化元素的地标;将巴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布局,建设红色文化长廊、诗词长廊、石刻文化长廊等,配套二维码名片,建设可阅读城市;完善城市滨水绿带、内河内湖、湿地公园,再现“清江一曲抱村流”的美好图景。通过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力争未来2年创成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年新增3个天府旅游名县,8年建成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真正实现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的目标。 第三,吸纳汇聚一方专业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把巴中这片巴文化高原打造成巴文化高峰,我们将继续旗帜鲜明广纳贤才,持续加强与川大、川师大、西华师范、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招引一批文博、文旅康养专业人才,推动巴文化研究、阐释、弘扬等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巴文化走向全国、面向世界。(22:23) 主持人 : 通过不断的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我们的巴文化一定会更加富有活力,我们的旅游业也会更加富有魅力。在节目的最后,请高市长给我们一些寄语吧。(22:25) 高鹏凌 : 今夜的访谈节目就要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巴文化之旅。巴中要实现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古巴人精神,到今天“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巴文化一直是激励巴中人民砥砺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持续弘扬巴文化、全面助推大发展。欢迎广大网友到巴中考察指导、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祝愿广大网友吉祥顺遂、万事如意!(22:30)

文字摘录

自动刷新间隔:

手动刷新

网友留言

自动刷新间隔:

手动刷新

网友留言区
非访谈时间,请于正式访谈时间内发言。
谢谢您的参与!